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摘抄有:
1、1-2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2、保面积、稳产量,春耕生产顺利推进。
3、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4、各地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5、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07例(吉林省307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47例。
6、“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期进行。
7、2月份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3%。
2022年2月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摘抄:
1、央视快评:实践奥林匹克格言推动各国人民一起向未来。
2、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3、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开始传递。
4、多国政要祝贺中国春节祝福北京冬奥会。
5、我驻外使领馆举办多种活动庆新春四海迎新春共庆中国年。
6、红火庆新春 欢乐中国年。
7、张灯结彩 港澳市民欢度虎年春节。
8、官兵坚守战位 守护祖国平安。
9、北航师生唱响《领航》 表达空天报国情。
10、【冬奥之约】科技助力冬奥开幕式简约又精彩。
以上内容参考:央视网-《新闻联播》 20220315
时政新闻内容有以下这些:
1、“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
2、云南漾濞县连续发生地震398次,最大震级6.4级,已致3死32伤;青海玛多7.4级地震已致13伤共记录到余震100多次;专家:云南青海地震都与印度板块活跃有关。
3、“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传回火星表面影像。
4、教育部: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年底要取得明显成效。
5、全国12省份的15个市县区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
6、数据:23款中国手游入围美区畅销榜前百,吸金近10亿美元。
7、腾讯、快手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商。
8、通报:大连一轿车撞击行人致4死3伤,司机已被抓获。
9、22日下午,河北献县5名孩子不幸溺亡,原因正在调查。
10、俄防长:俄罗斯已开始批量生产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1、新闻热点:按照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总体要求及省财政厅关于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清算工作安排,平凉市财政局组织财政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和农业保险承保机构,与2021年度农业保险进行清算。
点评: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发生频繁的国家,农业生产往往面临巨大的风险。再加上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此次政策的下发,对农业、农民来说都十分重要。
2、新闻热点:人民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11月11日,人民银行指导网、银联、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精心准备,稳妥实施,圆满完成“双11”支付清算业务高峰保障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点评:双十一出现以来,对中国居民、各大企业乃至国家经济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疫情冲击后的双十一更是格外引人注目。事实证明,中国消费者购物的热情丝毫不减,将为中国经济复苏再添新动力。
1、论题的新闻性
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若议论不以新闻为依托、为由头就无所谓新闻评论,讲究时效性和价值性。
2、论理的新闻性
(1)贵在说理、怎样说理和说什么道理。
(2)新闻评论是有的放矢、就事论理的一种文体,就实论虚、析事明理是它的根本目的。
3、论说的公众性
(1)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有现实意义,当前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迫切的问题,人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2)立论客观、为民代言、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民利益的代表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3)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7月重大新闻事件,一起来看看吧!
7月国内新闻摘抄
1.2021年7月25日,东京奥运会结束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中国体育代表团延续出色发挥,共获得3金1银3铜。目前,中国体育代表团以6金1银4铜暂列奖牌榜第一位。
2.2021年7月25日电,中欧班列统一品牌5年来,累计开行超4万列,合计货值超2000亿美元,打通了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为中外数万家企业带来了商机,为沿线数亿民众带来了实惠,彰显了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地位和作用。
3、2021年7月26日,为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表示:“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
4、2021年7月26日,在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队组合许昕/刘诗雯以3∶4负于日本队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获得该项目银牌。这是混双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
5、2021年7月27日电,上海合作组织治国理政和领导力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和线上同步举行。本次论坛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2021年7月热点新闻事件摘抄
1、零的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选育双季早粳稻“中科发早粳1号”系列,平均亩产567.64公斤。
2、湖南成为我国首个全域低空飞行试点省份,开放高度3千米。
3、内蒙古呼伦贝尔两座水库垮坝,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水利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4、在戍边英雄墓碑前摆拍,旅游UP主被新疆皮山警方立案。
5、珠海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救援现场发现2名遇难者。
6、教育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不得擅用“中国”“全国”“国家”等字词。
7、航天投资董事长张陶被“双开”:涉嫌殴打院士已被检方批捕。
8、瑞幸创始人陆正耀被限制高消费,执行标的超9亿元。
9、重庆轨道交通暂不设置女性车厢:是对守法男性的歧视或不信任。
10、工信部通报今年第6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迅雷、虎牙直播等被点名。
中考作文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一些新闻热点素材会让作文更加精彩。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2022中考作文时事热点素材摘抄,供参考!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例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甚至固体废弃物都可以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
网络直播播出的疯狂
网络直播炙手可热,“钱景”甚被看好。继博客、微博、微信之后,直播或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利益丰厚的“大蛋糕”。起初网络直播的目的在于直播游戏内容,讲解游戏赛事进程,丰富广大玩家的娱乐生活。然而,随着直播平台的愈发火爆,直播渐渐地开始“变了味”。点开任意一家视频直播平台,几乎都可以看到花哨的界面、夸张妆容的主播以及奇葩的表演。
背 景 老板许诺“绝不当老赖”并作公证 据《成都晚报》1月16日报道,四川省成都蜀都公证处近日受理了一起特殊的公证:一家保洁公司老板为挽留两名因担心领不到工资要求辞职的部门经理,在诅咒发誓不奏效的情况下,和员工签订了“在任何情况下绝不拖欠工资,绝不当老赖”的协议,并到公证处作了公证,成为全国老总和员工公证“不拖欠工资,不当老赖”的第一人。求 是 这样的公证对谁有用 这是一起被媒体称为“首例”以及“双赢”的公证。可是,这样的公证对谁有用? 任何商业信用,都建立在个人信用之上。这种个人信用,既包括交易对象对其人格形象、道德水平、一贯表现的判断,也包括对“规定情景”下人们一般行为规律的把握。比如在商场购物,售货员用不着担心顾客拿到商品后不付钱拔腿就跑,顾客也用不着担心收银员接受付款后故意耍赖皮,愣要人家再付一次。成都这家保洁公司员工的担忧,大抵是缘于对公司老板个人人格形象、道德水平的一种怀疑乃至否定,此事一经公证并成为抢眼的新闻,对该老板个人而言不啻一种人格、道德否定,更何况“绝不当老赖”这样的贬义词也被写进了公证书,那名欣然接受公证的老板何“赢”之有? 假如把按时、按数发工资看成是企业的商业信用底线以及老板的人格、道德底线,看成是基本的人之常情和交易规则,那么对于拖欠工资现象,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恶意,都可看成是一种侵占他人钱财的违法行为,理应诉之法律。还是以商场里的普通交易为例:假如顾客拿到商品后不付款拔腿就跑,无异于抢劫,商场肯定会报案要求警方捉拿;假如购物者已付款而收银员故意充当老赖,顾客也会告商场方欺诈。企业用工付工资与商场里的交易并无本质区别,长期以来社会对拖欠工资却表现出惊人的“法律宽容”。欠薪案一再发生,而因拖欠工资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企业老板却寥寥无几。 公证自己“绝不当老赖”无疑是一个笑话,因为它和公证一个人“不杀人、不放火、不抢劫、不强奸”没什么区别。笔者想问的是,拖欠工资这种实质上的侵占他人钱财和权利的违法行为,究竟是靠什么力量悄悄“游离”出了司法的视野?究竟是谁在无限度地宽容乃至纵容大量的违背情理的工资拖欠现象?
上一篇:{賭馬}(法国有什么奢侈品牌)
发表评论